一、建设需求分析
当前的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渗透到职业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每一个环节,它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力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管理工作效率。数字化校园已被人们熟知,职业教育正走向全面信息化。数字化校园建设在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管理水平、扩大学校与外界交流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并对学校专业建设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我校重视数字化校园建设,依托延边大学校园网,已建成一个基本覆盖全校的局域网络平台,全校各楼宇实现网络宽带接入。延边大学网络信息服务覆盖了办公区、教学区、学生宿舍区,提供网络教学综合平台、教学资源库、精品课程、中国教育资源等丰富的电子资源。延边大学现有科技和社科2个图书馆,设有电子阅览室、自习室等,具有电子图书121万种,电子期刊2.1万种(中外文),已形成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拥有多学科文献的综合馆藏体系,能有效满足师生对文献信息的需求。但中等职业教育职能浏览信息,尚不能应用网络教学互动平台。距离服务区域职业教育的能力相比还远远不够。
加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建设,使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迫切需要我校建设数字化校园,不断提高信息化教学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并及早做好规划,将信息化发展推向新高度。
二、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18年,初步建立功能较为齐全的数字化校园网络教学平台;建全和完善数字校园教务管理平台。项目建设将能够支撑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等各项应用,能够全面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最终实现学校资源数字化、管理规范化、工作效率化的目标。
2.具体目标
完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实现校园网络安全、稳定、高效运转;更新数据中心服务器;升级和完善数字校园管理平台,构建办公管理、教务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人事管理系统;依托延边大学综合信息门户平台,初步建设教学资源库及管理平台;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信息化素养培训,提高师生应用信息化的能力,建立健全数字化校园建设与管理的各项制度。
三、建设思路
以服务专业建设为出发点,依托延边大学校园网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数字化校园和教学资源中心。构筑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网上共享,为技能型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构建现代化学习环境搭建公共平台,提高管理效率与教学水平,提高全校师生信息化水平素养。
四、建设内容
1.完善数字校园基础设施
(1)2016年,完成校园网基础建设,购置和升级现有网络环境,做到校内资源高速互通。
(2)2017年,运行学生上网机制,实现中职生上网共享网络教学资源。
2.加强校园数据中心建设
2017年,加强数据中心(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数据中心通信设备)建设,构建可靠的公共数据交换系统,实现各个应用支撑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与数据共享,使它成为全校所有数据资源的存储和管理中心。为教学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的数据应用和查询的平台,使师生能够方便、快捷的查询学校的教学资源。
3.升级和完善数字校园管理平台
到2018年为止,依托延边大学专项项目建设,升级和完善学校数字校园管理平台,实现教务、人事、财务、资产、学生工作、就业等管理。构建安全、可靠、可扩展和易维护的数字化管理中心。
4.建设教学资源管理平台
2018年,建立健全教学资源数据管理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统一存储、统一管理、共建共享。重点建设课程教学资源库(包括多媒体教学素材库、课件库、教案库、案例等)。初步建成开放的、使用方便快捷的教学资源库,为专业现代化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优质教学资源。
5.培训与制度建设
实施学校信息技术职业能力提高计划,提高全校教职工和信息技术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依托延边大学教师培养中心,举办全校教师多媒体教学竞赛;组织在职人员学习、应用和创新教育信息技术。组织教职工参加延边大学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信息化教育技术培训项目,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
五、保障措施
1.思想保障
通过多种途径,采取自学与集中宣讲解读的形式,组织学习和宣传教育部颁发的《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统一思想,加强认识,明确建设要求和标准,为数字校园建设提供思想保障。
2.组织保障
由学校办公室负责具体落实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设专人负责管理学校数字化校园网络中心管理及网络安全保障,确保数字化校园网络系统的高效运行。
3.制度保障
在延边大学校园网络的大平台下,在执行延边大学校园网综合信息门户运行管理相关制度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我校信息化管理及安全制度。确保数字化校园网络建设依法有序开展。
4.财力保障
依托延边大学实验中心建设专项项目,积极筹措经费,加快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完善职业教育网络教学平台及行政管理相关系统。
2016年3月19日